以前聽別人說起上有老下有小的時候,我完全沒有任何感覺,以為只不過是一個人的一生到了某個重要的階段而已,無非是一條必經之路,現在我正在這條道路上行走,才有了更深的理解。
老公出差將近一個月了還未回來,大女兒臨近期末考試,偏偏在這節骨眼上,我shenti出了點小狀況,小女兒玩耍時不小心把腿和胳膊也摔傷了,婆婆一個人帶著兩個孩子,同時負責早晚接送和日常家務已經忙得不可開交了,面對眼前突發的這一切,我郁悶極了,希望天上掉下來一個救世主,拯救這慌亂的生活。
父母在老家,幫不了我,雙方的親戚也沒有合適的人選,要么年紀太大,要么生活習慣不同,要么言語不通;請阿姨,一時半會也來不及了,當務之急是我需要治病,無法輔導孩子學習,只好無奈地拿著手機給表弟發了條微信,請求在這半個月內幫我輔導孩子,他很爽快地答應了,并且告訴我,姐姐放心,有我在呢!
內心感激地難以言表,這樣的安慰等同于雪中送碳。
表弟白天上班,晚上來家里輔導大女兒寫作業,同時帶著她一起復習,而在此之前,他晚上的時間都是屬于自己的,不是去跑步就是去騎自行車鍛煉shenti。大女兒很喜歡舅舅輔導,每天都期盼舅舅來家里,問其原因,她客觀地說了一句“因為舅舅特別有耐心,講解地題目也容易理解,不像爸爸那么啰嗦,也不像你那么兇”。
鄙視我們毫不留情,原來科班出身就是不一樣。
周六晚上,表弟檢查完女兒的作業后,讓她復習語文,到了九點多,我推門進去看還在背書,驚訝于怎么弄到這么晚,只見表弟在她的語文書上用記號筆畫了很多個圈,原來那都是她背誦出錯的地方,同時也在手機上進行百度查詢英語語法,我更納悶了,難不成小學一年級的題還能難住你這個正兒八經的211大學生?表弟一邊笑一邊說:“現在的小學,可不是咱們當初啦,你看這道題出得有點誤導人,所以我需要驗證清楚再講給她聽。”

原來如此!
通過幾天的輔導,表弟也感受到輔導孩子真不是一件好差事,簡直是斗智斗勇。女兒比較貪玩,也很粗心,基本上是鼓勵加刺激法并用才見效,尤其是對于會做的題都做錯,甚至做漏,表弟有點無語了,總體來說,舅舅說話她還是聽得進去。
今天表弟又帶著她去看兒童電影,吃肯德基,上畫畫課了。
可以說,這幾天,表弟真是幫了我的大忙,很讓人放心,要不然,我只有抓狂的份了。
現在才明白,什么叫上有老,下有小,那是一種讓你心力交瘁卻無法放棄的感覺。
老人年歲已高,能夠幫助做些力所能及的事,實屬相當不易了,加之shenti并不是特別好,我唯一祈禱的就是他們能夠越活越健康;兩個年幼的女兒,只相差兩歲多,更離不開成年人的照顧,除了日常的義務教育之外,每個人都有一至兩樣的興趣班,這在當今也很正常,但都需要大人接送,無形之中又占據了較多的時間,即使你有三頭六臂,也需要精心管理你的時間,否則肯定出現一團糟的局面。
所以對于那些有兩個孩子的媽媽,她們說很忙的時候,我永遠都是理解,因為感同深受也是生活的另一種本質;即便是全職在家帶兩個孩子,也一定是出于現實生活的無奈,所有的職業都可以拿成績論英雄,而全職媽媽們卻有著高于所有職業的考核項,而幾乎又有點低于所有職業的結果項,那一種不公,不是所有的女人都能承受的,心理需要足夠的強大。
前幾年,老人shenti都比較硬朗,我沒有這方面的顧慮和擔憂;自己的shenti素質也還算不錯,所以從來不知愁為何物;這兩年,隨著公公生病,婆婆年紀也大了,我有了一種前所未有的恐慌,自己更是不敢生病,但人不是神,總有一些事情讓你措手不及。
總有一些路要學著自己走,總有一些事要學著面對和適應,再加點阿Q精神,車到山前必有路,日子過起來至少不會那么失望。
昨天躺在沙發上,和婆婆正式地提出我的建議:暑假后請阿姨。婆婆拿出了好幾條理由反對我,最大的理由依然是我們在這個城市沒有房子,阿姨來了也沒有地方住,我說就算省下阿姨一年的工資,在這個城市也只夠買一個平方,錢重要還是shenti重要?婆婆突然回過神來隨聲附和我“是喲,是喲,這房價是高得有點嚇人喲!”
這個大問題,在不久的將來,一定要解決!
否則,尷尬到何時?我既不想提心吊膽地怕他們shenti不好,也不想自己臨時有事無人分擔,只想生活在正常的軌道上運轉,無悔于心,無愧于心,平平安安地過一輩子。